改革開放40年,昆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,一條條道路寬敞筆直,一座座公園修建一新,一張張笑臉樸實燦爛,共同描繪出一幅宜游、宜居、宜業的美麗畫卷。
良好的生態環境,是這幅畫卷的底色。
40年的發展,有過陣痛,有過教訓,但昆山覺醒快,見事早,迅速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,出臺《昆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》,將生態文明建設和“263”專項行動納入績效考核,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占區鎮目標管理考核的比例由2013年17.6%提升至21%以上,勇敢向污染、向黑色開戰,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守護一方碧水藍天。
■ 科學治污,織密保護環境的“天網”
周市鎮某小區居民曾受到異味侵擾,但始終找不到“真兇”,因為異味具有陣發性、出現時間短等特點,傳統的GCMS(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)無法監測到異味的來源。今年,市環保局以周市為試點,引進“黑科技”,通過汽車走航監測廢氣技術“掃描”重點區域,用新技術、新方法對我市大氣污染源進行快速溯源,讓污染排放源無處遁形。
科學治污,才能形成閉環式管理體系。近年來,我市不斷提高污染治理能力,積極發揮科技力量。除了汽車走航監測,還采用電力監測手段,“監聽”企業治污聲音,在試點企業安裝安全、可靠的電力負載監測設備,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對企業產污設施和污染治理設施用電工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,可直觀、及時、精準地發現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轉,有效解決廢氣、廢水等治理及除塵設施運行情況難以實時監測的難題。
如今,我市建成 14個空氣自動監測站,對重點企業實施在線監控等,建立健全天地一體、海陸統籌的全覆蓋生態監測網,并整合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到環境管理中,實現從智能監測到智慧管理,再到科學治理的閉環過程,織密捍衛綠水青山的“天網”。
主動適應新形勢、新任務。我市借智借力,科學整改環境問題,分別與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、中華環保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并成立省環科院昆山分院,成為省環科院首個分院,合力建設“政產學研用”一體的創新合作體系,為科學治污提供了智力支撐。
■ 精準治污,以實干實效贏百姓笑臉
昆山淀山湖鎮紅星養豬場,高峰時養豬6000多頭,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,群眾反映強烈。在昆山“263”專項行動中,面對紅星養豬場這個多年頑疾,市鎮兩級加大整治力度,多部門聯動執法,終于成功實施“定點清除”,如今紅星養豬場“變身”農機倉庫和稻蟹混養基地。
精準治污換藍天白云,真抓實干贏百姓笑臉。
近年來,我市拉網式查找問題、高標準改進工作,污染治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,針對農業面源污染、工業源污染、城鎮生活源污染、流動源污染防治等,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。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面,我市制定《昆山市“十三五”畜禽養殖及污染防治規劃》《昆山市畜禽養殖管理辦法》和《昆山市畜禽養殖區域劃分方案》,突出對農業面源污染源頭、中間、末端的全過程、全要素防治。
工業源污染防治是我市污染治理的重點,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則為水治理。
近年來,我市加大污水廠建設力度,并對污水處理廠加強“脫氮除磷”深度處理管理,確保尾水尤其是氨氮、總磷指標達標。相關部門深入排查摸清沿岸企業排污口位置、排水量、污染物種類等情況,并對吳淞江流域重點企業分批詳查。針對工業廢氣污染,我市加強對重點行業提標改造,嚴格執行重污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,加快燃煤鍋爐整治。我市還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專項行動,全面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達標建設專項行動,積極推進危廢焚燒項目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,提升一般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處置能力。
城鎮生活源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深入。近年來,我市不斷推進污水廠擴容和截污納管,出臺《昆山市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辦法(試行)》,根據考核等次實行按質付費。突出控源截污,在完成中環內管網普查的基礎上,開展中環外市政、小區排水管網普查,并進行修復工程。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,完成農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動計劃,啟動農村生活污水新三年計劃,進一步提升農村污水處理率。
流動源污染防治常抓不懈。我市積極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,一方面,加大對環保檢測機構監管力度,督促把好車輛檢測關;另一方面,加大油氣回收設施執法檢查力度,要求企業及時完成問題整改。同時,規范污染物轉運處置,全面開展市內固體廢物運輸排查等,實現全過程監管防治。
■ 鐵腕治污,打造捍衛生態的“鐵軍”
在張浦鎮南港新南路附近,一家工廠無工商營業執照,無環保手續,且現場堆放雜亂,給周邊環境造成污染。張浦鎮環保工作人員多次要求其停產整改無效后,立即由“263”辦牽頭,環保網格員協助,對其進行強制斷電措施。企業停產后,現場迅速清理完畢。
不遷就、不敷衍、不走過場。近年來,我市各區鎮、部門聯合行動,鐵腕治污,以“263”專項行動為抓手,著力打好水污染防治、大氣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“三大攻堅戰”。鐵腕治污創新不斷:在蘇州大市范圍成立第一個環境稽查科、第一支環食藥警察隊伍、第一個環境保護合議庭,成為全省第一個探索環境保護公益訴訟的地區……如今,我市環保局、公安局、檢察院、法院環境保護聯動執法機制已日益成熟。2018年1月至11月,市環保局實施查封扣押48起,共移送公安機關環境案件37起,受理37起(其中行政案件19起,刑事案件18起),已行政拘留10人,刑事拘留47人。
專業隊伍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。我市積極推進區鎮環保檢查員隊伍建設,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更加完善,配備網格員256名,將網格員納入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獎勵范圍,基層環保檢查、執法、監測得到進一步增強,有效提高環境監管精準度。委托執法試點實現區鎮全覆蓋,有力提升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效率和質量,扭轉了區鎮執法“只能看,不能做”的尷尬局面。2018年以來,全市已開展環保執法檢查3730廠次,公益訴訟22起,對578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,處罰金額6652萬余元。
在執法過程中,市環保局嚴格遵循“四不兩直”和“雙隨機”執法方式,落實“五個一律”工作要求(對環境違法企業一律依法從重量罰、一律依法限產停產、一律依法關停取締、一律取消政策優補、一律通過媒體公布),突出環保執法監察精準性和實戰化,嚴厲打擊重點監管領域、環境敏感區域、重點污染行業的環境違法行為。了解更多資訊www.flnhlco.cn